“夺命快递”敲响警钟

2013-12-23 来源:企惠通资讯

正当山东省“夺命快递”事件引发中国舆论谴责执法部门和相关业者疏失之际,中国国家邮政局昨天透过官网发布紧急通知,即日起加强行业安全监管,收寄验视制度专项整治活动要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确保2014年春节前快递业服务旺季期间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最新披露的细节显示,上个月29日山东一市民刘兴亮收到被剧毒化学物品氟乙酸甲酯污染的快递后而中毒死亡,并非偶发事件,而是层层违规,法律法规执行无力所致。

国家邮政局在昨天发布的通知强调,要重点检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是否严格遵守物品验视、核对物件凭证原件等收件验视制度。

学者:应落实更具体措施

受访的学者向本报指出,这起造成山东一人死亡多人中毒事件反映了中国法律执行不严格的普遍问题,同时社会各阶层的法治意识有待加强,才能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否则单方面靠执法监管,执行时还是会遇到资源所限,难以时刻保持执法力度的问题。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晨光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针对“夺命快递”事件,从法学层面可以呼吁落实更具体的规定,要求执法机关在重要领域或行业主动介入,加大执法力度,但是像遍地开花的快递业,执行上会有困难。

他认为,事件反映了时下执法所面对的普遍问题 ,一方面是执法不严格,另一方面私人和机构对法治的自觉也不足;每当发生违法事件,人们在指控他人时,自己却缺乏反省,全民法治观念需要加强。

中国快递业近年来发展蓬勃。中国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在今年5月举行的2013中国快递行业(国际)发展大会上表示,从2006年到201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由10亿件增长至57亿件,翻了两番半,年均增幅达33.7%,规模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最高处理突破3000万件。

中国国家邮政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仅今年11月份,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9亿件,同比增长61.0%。

然而,快递业发展欠缺规范经常受到诟病,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如倒卖个人信息、监守自盗、暴力分拣等时成为新闻热点。

此次快递“传毒”致死事件反映出,发件企业不告知发件物品,收寄公司不严格验视,快递公司明知物品有问题还投递,种种不规范,酿成收件人中毒死亡的悲剧。

另一方面,事件涉及快递加盟企业,引发舆论对快递业加盟模式门槛低,管理松散、监管缺失问题容易发生的疑虑。

有分析指出,快递行业出事乃迟早的问题。中国快递业现有的法律法规,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还是《快递业安全防范细则》,都详细规定了禁止邮寄的违禁物品种类和严格的验视制度,并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法律法规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业者没有严格遵守,官方也没有依法处置违规企业。

涉案两快递公司被吊销执照

新华社报道指出,初步调查显示,负责快递服务的圆通公司将剧毒化学物品和日常用品混合运输,日用品物件受到剧毒污染,导致收件人中毒死亡。而圆通公司网络的潍坊捷顺通快递有限公司的5名员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却没有按照规定向当地邮政管理部门通报。

据湖北、山东两省邮政管理部门通报,涉案的潍坊和湖北两家收寄快件的快递公司由于收寄验视不规范,将被依法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潍坊捷顺通快递公司则被处以经济处罚两2万8000元人民币(约5800新元),山东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被责令在全省开展安全整顿。

(责任编辑:小企)
相关信息